聚焦胶质瘤精准诊疗医学前沿,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发挥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快速医学转化的引领作用。2022年8月12日--14日,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主办的第二届雄安胶质瘤基础与转化医学论坛在河北保定市隆重举行,届时2022年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年会和2022年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年会同期举行。天津市临床多组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谱天生物CEO李捷博士受邀出席并做报告,带来基于多组学的新技术、新概念。来自国内脑胶质瘤临床领域知名专家和基础研究方向的资深学者,围绕临床资源深度分析和挖掘,生物标记物与新药研发,分子病理与影像技术研究等技术支撑平台探讨分享,对真正构建转化医学研究,从基础到临床,上下游结合的完整技术链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从实验研究、靶向免疫治疗和联合疗法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在胶质瘤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加深了医学界对胶质瘤发生的认识,也为开发精准有效的治疗奠定基础。本次论坛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康春生教授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方川院长作为大会发起人,邀请国内脑胶质瘤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进展,下文列出部分报告人及话题示例与大家共享,首先,来自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檀艳丽教授针对于第五版WHO中枢神经肿瘤新分类-胶质瘤分类的更新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随后,北京大学医学部钟延丰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朴月善教授分别对胶质瘤临床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辨析及实践进行分享;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李昊教授报告题目为“多组学,新时代的到来”,强调了多组学在肿瘤临床研究及转化中的重要性;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尤永平教授分享内容为“基于脑胶质瘤全程管理的科研思考”从科研的角度解析胶质瘤诊疗流程中的热点话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刚教授分享“胶质瘤全程化精准诊疗—齐鲁模式”,在实践中开发从分子分型、靶向用药、放化疗方案、到预后评估等适合患者的个性化的精准诊疗。天津市环湖医院佟小光教授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毛庆教授分别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脑胶质瘤手术策略的角度做内容分享。
另外有来自于各大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学者,如南京医科大学的汪强虎教授,汪秀星教授,钱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冯海忠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陈勇彬教授,西湖大学的谢琦教授;四川大学的汪源教授,赵林桔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的吴旭东教授,常国强教授等,分别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机制,肿瘤基因组的研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肿瘤的营养代谢,肿瘤干细胞及靶向治疗,神经系统免疫异常及相关疾病等基础科学的角度进行了进展分享及探讨,完成一场真正意义的科学界的视听盛宴。
天津市临床多组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谱天生物CEO李捷博士以“组织-血液个性化分子特征关联分析在胶质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为题,提出了胶质瘤分子诊断过程中的新方法,新概念,李捷博士指出:实验室已在胶质瘤的临床诊疗与转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库,以多组学技术为胶质瘤患者的分子分型、靶向用药、放化疗方案、预后评估及患者个体化肿瘤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提供具有核心科学价值的临床参考信息。而依托谱天生物自主研发的基于纳米富集的蛋白质谱液体活检技术,更打破了制约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的瓶颈,实现了微升级别血液量完成单位小时内单个样本4000+的血液蛋白的鉴定与定量分析。可更无创获取深入、精准的生物信息,正在进行更精准常见肿瘤产品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与讨论,也为后续的产学研转化以及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常见肿瘤的精准诊疗带来更多可能。
临床转化医学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合作与突破。大会结束之际,方川院长表示,胶质瘤的治疗目前仍充满挑战,如何克服肿瘤的异质性和免疫抑制状态、寻找安全有效的靶点和标志物、以及优化临床试验设计等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希望以此专业的学术交流为平台,持续不断的为胶质瘤的精准诊疗与防治探索,推动更多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随着第二届雄安胶质瘤基础与转化医学论坛圆满结束,基于天津市临床多组学重点实验室平台,谱天生物也愿与更多高校及科研机构展开研究,共同推动实现技术产品转化,致力于将领先技术应用于常见肿瘤及慢性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