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前沿关注 | Mann团队新作:90% 重现蛋白质受遗传因素调控!儿童蛋白质组研究颠覆疾病标志物开发范式
发布时间:2025-02-28

人类血液中特定的蛋白质水平是评估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研究遗传和其他因素对血浆蛋白质组的影响,对于生物标志物发现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规模队列研究主要依赖亲和性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来探索血液蛋白质水平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尽管基于质谱(MS)的蛋白质组学在定性和定量方面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但相关研究仍然较为少见。


2月19日,蛋白质组学领军科学家Matthias Mann团队与Torben Hansen团队合作,利用基于质谱的血浆蛋白质组学技术,深入研究了遗传变异、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健康因素对血浆蛋白质水平的影响。这项研究成果以“Plasma proteome variation and its genetic determinant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 Nature Genetics(IF:31.7)上。


微信图片_20250328153806.jpg


|实验设计|


发现队列:包括 2147 名 5-20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其中 45% 来自普通人群,55% 为肥胖诊所患者。

验证队列:包括 558 名 19-82 岁的酒精相关肝病(ALD)患者,以及 1000 名 5-20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分析指标:

遗传数据:520 万SNP信息;

血浆DIA蛋白质组学数据:1216 种蛋白质;

临床信息:年龄、性别、BMI等。


微信图片_20250328153810.png

研究工作流程


|核心结果|


►  非遗传因素影响


血浆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受非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为发现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构建蛋白质分子时钟奠定了重要基础。


58% 的蛋白质水平显著受年龄、性别或BMI影响,其中:


●   40% 的蛋白质与年龄相关(如F9、RBP4、COL1A1等随年龄变化的蛋白质);

●   32% 的蛋白质与性别相关(如PZP、BCHE、CD5L等性别差异蛋白质);

●   22% 的蛋白质与BMI相关(如炎症标志物C3、CRP、APCS等与肥胖相关)。


蛋白质水平可精准预测年龄(误差±1.2年)和BMI,为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微信图片_20250328153813.png

年龄、性别和BMI-SDS相关的血浆蛋白质分析


►  遗传因素影响


遗传因素对蛋白质表达的调控具有跨年龄段稳定性,为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研究鉴定出 1947 个蛋白质数量性状位点(pQTLs),其中包括 310 个新发现的位点。这些pQTLs调控着 443 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 62% 位于顺式调控区域(即邻近基因区域),38% 位于反式调控区域(即远端区域)。


效应差异显著:部分pQTLs导致蛋白质水平变化达 2-30 倍(如LBP、HLA-C等);

高复制性:91% 的pQTLs在 558 名成人队列中得到验证,效应方向一致(Pearson's r > 0.97)。


微信图片_20250328153816.png

儿童和成人pQTL的复现率


|研究结论|


本研究开创性地在儿童群体中全面解析了遗传与非遗传因素对血浆蛋白质组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遗传调控对血浆蛋白质的影响不仅贯穿儿童期,而且持续至成年期,为深入理解疾病机制、开发生物标志物以及验证药物靶点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Copyright © 2022谱天(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Support by Unite talent
津ICP备17007797号-1